揭秘金属拉伸试验机

更新时间:2025-06-20 浏览次数:51次
  金属拉伸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测量金属材料在受到轴向拉伸载荷直至断裂破坏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的专用检测设备​​。它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基础、重要、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之一,通过标准化的拉伸测试,可以获取评价金属材料质量与性能的一系列关键指标。
 
  一、主要组成部分
 
  1​​.主机框架:​​ 通常是刚性非常高的“门”式框架,为测试提供稳固的基础。
 
  2​​.动力加载系统:​​
 
  ​​电机:​​ 通常是伺服电机,提供精确的动力源。
 
  ​​传动机构:​​ 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压板/横梁的直线运动(通常使用滚珠丝杠或齿轮齿条)。
 
  ​​横梁(或上下压板):​​ 可移动的部件,一端连接夹具。电机驱动丝杠旋转,带动横梁移动对试样施加拉力或压力(本介绍主要针对拉伸)。
 
  ​​3.夹持装置(夹具):​​ 用于固定试样两端,确保力能有效地传递给试样。​​这是拉伸测试的关键部件!​​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
 
  ​​楔形夹具:​​ 应用广泛,依靠楔块的自紧原理夹紧试样,夹持力随拉力增大而增大。
 
  ​​螺纹夹具:​​ 通过螺钉直接拧紧压板夹持试样,适用于带螺纹端的棒材。
 
  ​​气动/液压夹具:​​ 提供恒定夹持力,适用于特殊需求,自动化程度高。
 
  ​​4.测力系统(传感器):​​
 
  ​​力传感器:​​ 安装在横梁或固定框架与夹具之间,核心部件,高精度测量试样所受的轴向力(F)。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5.变形测量系统(引伸计):​​
 
  ​​引伸计:​​ 直接夹在试样标距(平行段)上,高精度测量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量(ΔL)或应变(ε)​​。它是获得弹性模量、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等关键参数的重要工具。测试后期(试样接近断裂)通常需要取下引伸计防止损坏。
 
  ​​光电/视频引伸计:​​ 利用非接触方式测量试样表面的变形,适用于特殊试样或高温等环境。
 
  ​​6.位移测量系统:​​
 
  ​​光栅尺/编码器:​​ 通常安装在横梁移动机构上,测量横梁的移动距离(位移)。虽然不如引伸计精确,但在没有安装引伸计时可以用于估算大变形,并控制横梁速度。
 
  7​​.控制系统:​​
 
  以工业计算机(PC)或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配备专业的测试软件。
 
  ​​主要功能:​​
 
  控制试验过程(设定加载速度、控制模式如位移控制、力控制、应变控制等)。
 
  实时采集力(F)、变形(ΔL)、位移(D)、时间(T)等原始数据。
 
  计算和显示应力(σ = F / A₀)与应变(ε = ΔL / L₀)曲线,其中 A₀ 是原始横截面积,L₀ 是原始标距长度。
 
  根据预设标准自动计算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保存试验数据、曲线,生成测试报告。
 
  ​​8.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集成在控制系统中,高速、高精度地采集和处理来自传感器和引伸计的模拟/数字信号。
 
  二、测试工作原理
 
  ​​1.试样准备:​​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将金属材料加工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2.试样安装:​​ 将试样两端分别安装在上、下夹具中,确保试样轴线与受力方向一致。安装引伸计到试样标距部分。
 
  ​​3.设定参数:​​ 在控制软件中输入试样尺寸、材料类型、测试标准、加载速度等参数。
 
  ​​4.开始测试:​​ 启动试验机。电机根据设定的速度驱动横梁向上移动,对下方固定的试样施加缓慢递增的轴向拉伸力(或横梁向下移动拉伸上夹具内的试样)。
 
  5​​.数据采集:​​ 力传感器实时记录施加的力(F)。引伸计(和位移传感器)实时记录标距内的变形(ΔL)和整体的位移(D)。
 
  ​​6.过程观察:​​ 试样在拉伸力作用下:
 
  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力卸除后变形能恢复。应力-应变曲线呈直线,斜率即弹性模量(E)。
 
  继续加载进入​​屈服阶段​​:许多金属材料会经历明显的屈服点或无明显屈服点的连续屈服,此时试样开始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试样整体均匀伸长变细,需要更大的力才能使其继续变形(发生加工硬化)。
 
  ​​缩颈阶段(局部塑性变形)​​:力达到最大值后,试样某一局部截面显著变细(缩颈现象),力开始下降。
 
  ​​断裂:​​ 试样在缩颈处最终被拉断。
 
  ​​7.数据计算与分析:​​ 软件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F,ΔL/D)转换成工程应力(σ)和工程应变(ε),绘出​​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然后根据标准算法,自动计算各项性能指标(见下文)。引伸计通常在缩颈开始前取下。
 
  ​​8.结果输出:​​ 生成详细的试验报告,包含曲线图和所有关键性能指标。
 
  三、主要测量的力学性能参数
 
  ​​1.屈服强度:​​
 
  ​​上屈服强度(ReH):​​ 试样在发生屈服而力初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
 
  ​​下屈服强度(ReL):​​ 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应力。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达到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时的应力。表示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抗拉强度(Rm):​​ 拉伸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应力(最大力除以原始横截面积 A₀)。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名义应力。
 
  ​​3.断裂强度:​​ 试样断裂瞬间所承受的应力(断裂力除以 A₀)。
 
  ​​4.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A = [(Lu - L₀) / L₀] × 100%)。表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5.断面收缩率(Z):​​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A₀ - Aᵤ)与原始横截面积 A₀ 的百分比(Z = [(A₀ - Aᵤ) / A₀] × 100%)。也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
 
  6​​.弹性模量(E):​​ 应力-应变曲线在弹性变形阶段(初始直线段)的斜率。表示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计算需要精确的引伸计数据。
 
  ​​7.泊松比(ν):​​ 在弹性阶段,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绝对值之比(需要同时测量轴向和横向应变的引伸计)。
 
  四、应用领域
 
  ​​1.原材料质量控制:​​ 进货检验,确保材料符合采购标准。
 
  ​​2.产品性能验证:​​ 成品或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3.研发与设计:​​ 新材料开发、结构设计选材的力学依据。
 
  ​​4.工艺优化:​​ 热处理、焊接、铸造、轧制等工艺对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5.失效分析:​​ 追溯事故原因,分析材料失效模式。
 
  ​​6.符合性测试:​​ 确保产品符合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压力容器等)。
 
  总结
 
  金属拉伸试验机是现代材料科学、产品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加载、测量和数据分析过程,精确地揭示了金属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强度、塑性、刚度等核心力学性能。这些数据直接指导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工艺的优化,是保障工业安全、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工具。
返回列表